膨化饲料的优缺点?

一、膨化饲料的优缺点?

一、膨化饲料的优点

  1、提高适口性

  饲料原料经膨化加工处理后,富有独特的香味和蓬松的口感、糊化度高、适口性好,大大刺激动物食欲,诱食效果明显。

  2、提高消化率

  饲料经膨化处理后,使部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率。

  3、提高饲料品质

  ①饲料膨化过程使蛋白质与淀粉基质充分结合,饲喂时吸收率高,不易流失,只有当动物体内的消化酶分解淀粉时才能释放蛋白质出来,蛋白质效价得以提高。

  ②膨化过程造成蛋白质发生变性,许多抗营养因子发生钝化,同时改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时间缩短。

  ③膨化会生成反刍动物瘤胃不可降解的蛋白--过瘤胃蛋白,避免产生氨中毒,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④膨化可释放原料分子中的囊化油脂,提高脂肪热能值,还将脂肪和淀粉或蛋白一起形成复合产物脂蛋白或脂多糖,降低了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钝化了脂酶,抑制油脂降解,减少了产品贮存与运输过程中油脂成分的酸败、哈败。

  4、降低原料中细菌、霉菌和真菌含量

  饲料卫生品质得以提高,为动物提供无菌、熟化饲料, 降低动物患病风险,减少各种药物成分的添加量,为无抗养殖的普及铺平道路;提高淀粉糊化度,生成改性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粘接功能。由于膨化饲料多孔,吸水性很强,可添加更多的液体成份(如油脂、糖蜜等),同时,膨化饲料具有比普通淀粉强得多的粘接功能,大大减少膨化生产过程中淀粉添加量。这就为其它原料的添加提供了更多空间,配方中可选择更多的廉价原料来替代那些昂贵的原料,大比例地提高低质原料效价,降低饲料综合成本,从而不影响最终饲料产品品质。

  5、提高纤维可溶性

  挤压膨化过程可大大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挤压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直至释压出口的瞬间膨胀作用,熔化了细胞间质及细胞壁内各层木质素,断裂部分氢键,高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物质,原来紧密结构则变得蓬松,还释放出了部分可消化的物质,饲料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6、有利于饲料贮存,延长饲料保质期

  饲料在高温高压以及膨化作用下,杀灭原料中的霉菌、细菌及真菌,从而提高饲料的卫生品级,可有效地降低动物腹泻、胃肠炎和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二、膨化饲料的缺点

  1、维生素损失

  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均可造成维生素损失。实验表明,饲料膨化过程中,VA、 VD、叶酸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的损失率分别为11%与17%;VK与VC各损失50%。而对比硬颗粒饲料的加工,损失则减半。

  在完全没有天然食料的对比条件下,用膨化料喂养鲤鱼,鱼群少数个体会出现鳃流血现象,估计与饲料加工过程中热敏维生素的破坏有关。

  粗饲料:粗饲料搭配饲喂畜禽八法,营养全面、效益高

  2、酶制剂损失

  酶的最适宜温度在35-40℃,最高不能超过50℃。但膨化制粒过程中温度可达120-150℃,并伴有高压 ( 改变酶蛋白的空间多维结构而变性 ) 、高湿(引起饲料中较高的水分活度),如此环境,大多数酶制剂活性都将损失殆尽。

  据报道,葡聚糖酶未经处理经70℃制粒后在饲料中的存活率仅为10%;处理后的葡聚糖酶在料温为75℃ 时调质30s,存活率为64%,而再经90℃的制粒其存活率仅为19%,植酸酶经70-90℃制粒后活力下降也在50%以上。

  3、微生物制剂损失

  饲料中应用较多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酵母等,均对温度非常敏感,膨化制粒温度超过85℃时,其活性将全部丧失。

  4、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损失

  膨化过程中的高温使原料中部分还原糖与游离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部分蛋白质的利用率。

  另外,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经过高温可形成赖氨基丙氨酸,加热过度、PH值较高的情况下,部分氨基酸消旋而产生D-型氨基酸,大幅降低了蛋白质的消化率。

  加热最易受损失的依次是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采用离体研究方法,测定了草鱼、罗莉测定了异育银鲫肠道对7种饲料原料膨化前后的酶解动力学,证明膨化对饲料原料的蛋白质酶解速度有影响,菜粕、玉米、次粉膨化后酶解速度上升;豆粕、肉骨粉、鱼粉膨化后酶解速度下降,特别是玉米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前后酶解速度变化不明显。

  膨化对蛋白质含量低而淀粉含量高的饲料原料能起到积极作用, 但对蛋白质含量高的则产生负面影响。

二、膨化猪饲料的优缺点?

膨化加工是一项饲料加工新技术,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实际上是一个高温瞬时的过程:混和物处于高温(110-200℃)高压(25-l00kg/cm²)、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10 %-20%甚至30%)的环境中,通过连续混和、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一种膨松多孔的饲料。

优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密度。延长饲料贮藏期。投饲管理方便。可以满足不同摄食习性的动物需要。

缺点:维生素的损失。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都会导致维生素的损失。酶制剂的损失。微生物制剂的损失。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损失。生产成本较高。

三、草鱼膨化饲料的优缺点?

膨化饲料的优点

  1、提高适口性

  饲料原料经膨化加工处理后,富有独特的香味和蓬松的口感、糊化度高、适口性好,大大刺激动物食欲,诱食效果明显。

  2、提高消化率

  饲料经膨化处理后,使部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率。

  3、降低原料中细菌、霉菌和真菌含量

  饲料卫生品质得以提高,为动物提供无菌、熟化饲料, 降低动物患病风险,减少各种药物成分的添加量,为无抗养殖的普及铺平道路;提高淀粉糊化度,生成改性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膨化饲料的缺点是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均可造成维生素损失。实验表明,饲料膨化过程中,VA、 VD、叶酸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的损失率分别为11%与17%;VK与VC各损失50%。而对比硬颗粒饲料的加工,损失则减半。

四、膨化饲料喂牛优缺点?

一、膨化饲料的优点

1、提高适口性

饲料原料经膨化加工处理后,富有独特的香味和蓬松的口感、糊化度高、适口性好,大大刺激动物食欲,诱食效果明显。

2、提高消化率

饲料经膨化处理后,使部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率。

3、提高饲料品质

①饲料膨化过程使蛋白质与淀粉基质充分结合,饲喂时吸收率高,不易流失,只有当动物体内的消化酶分解淀粉时才能释放蛋白质出来,蛋白质效价得以提高。

②膨化过程造成蛋白质发生变性,许多抗营养因子发生钝化,同时改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时间缩短。

③膨化会生成反刍动物瘤胃不可降解的蛋白--过瘤胃蛋白,避免产生氨中毒,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④膨化可释放原料分子中的囊化油脂,提高脂肪热能值,还将脂肪和淀粉或蛋白一起形成复合产物脂蛋白或脂多糖,降低了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钝化了脂酶,抑制油脂降解,减少了产品贮存与运输过程中油脂成分的酸败、哈败。

4、降低原料中细菌、霉菌和真菌含量

饲料卫生品质得以提高,为动物提供无菌、熟化饲料, 降低动物患病风险,减少各种药物成分的添加量,为无抗养殖的普及铺平道路;提高淀粉糊化度,生成改性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粘接功能。由于膨化饲料多孔,吸水性很强,可添加更多的液体成份(如油脂、糖蜜等),同时,膨化饲料具有比普通淀粉强得多的粘接功能,大大减少膨化生产过程中淀粉添加量。这就为其它原料的添加提供了更多空间,配方中可选择更多的廉价原料来替代那些昂贵的原料,大比例地提高低质原料效价,降低饲料综合成本,从而不影响最终饲料产品品质。

5、提高纤维可溶性

挤压膨化过程可大大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挤压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直至释压出口的瞬间膨胀作用,熔化了细胞间质及细胞壁内各层木质素,断裂部分氢键,高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物质,原来紧密结构则变得蓬松,还释放出了部分可消化的物质,饲料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6、有利于饲料贮存,延长饲料保质期

饲料在高温高压以及膨化作用下,杀灭原料中的霉菌、细菌及真菌,从而提高饲料的卫生品级,可有效地降低动物腹泻、胃肠炎和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台。

五、玉米秸秆膨化饲料优缺点?

膨化饲料是项新的饲料加工技术,说白了就是爆米花儿。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是个瞬时过程:即饲料处于高温(110-200℃)、高压(25-100Kg/c㎡)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 (10%-20%甚至30% ) 的环境中,通过连续的混和、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的一种膨松多孔的新饲料。

饲料经膨化加工后,形成“爆米花”状态,不但外形大变样,内部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同样有了一个大的改变。膨化使饲料内的淀粉更易消化,蛋白也更易利用。相比于普通全价颗粒饲料,膨化饲料优点有很多。一方面糊化和降解饲料中的淀粉,还能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变性、降低抗营养因子、增加适口性等;但同时也破坏了饲料所含的维生素、生成不易消化物质、增加成本等不利因素。

一、膨化饲料的优点

1、提高适口性

饲料原料经膨化加工处理后,富有独特的香味和蓬松的口感、糊化度高、适口性好,大大刺激动物食欲,诱食效果明显。

2、提高消化率

饲料经膨化处理后,使部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率。

3、提高饲料品质

①饲料膨化过程使蛋白质与淀粉基质充分结合,饲喂时吸收率高,不易流失,只有当动物体内的消化酶分解淀粉时才能释放蛋白质出来,蛋白质效价得以提高。

②膨化过程造成蛋白质发生变性,许多抗营养因子发生钝化,同时改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时间缩短。

③膨化会生成反刍动物瘤胃不可降解的蛋白--过瘤胃蛋白,避免产生氨中毒,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④膨化可释放原料分子中的囊化油脂,提高脂肪热能值,还将脂肪和淀粉或蛋白一起形成复合产物脂蛋白或脂多糖,降低了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钝化了脂酶,抑制油脂降解,减少了产品贮存与运输过程中油脂成分的酸败、哈败。

4、降低原料中细菌、霉菌和真菌含量

饲料卫生品质得以提高,为动物提供无菌、熟化饲料, 降低动物患病风险,减少各种药物成分的添加量,为无抗养殖的普及铺平道路;提高淀粉糊化度,生成改性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粘接功能。由于膨化饲料多孔,吸水性很强,可添加更多的液体成份(如油脂、糖蜜等),同时,膨化饲料具有比普通淀粉强得多的粘接功能,大大减少膨化生产过程中淀粉添加量。这就为其它原料的添加提供了更多空间,配方中可选择更多的廉价原料来替代那些昂贵的原料,大比例地提高低质原料效价,降低饲料综合成本,从而不影响最终饲料产品品质。

5、提高纤维可溶性

挤压膨化过程可大大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挤压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直至释压出口的瞬间膨胀作用,熔化了细胞间质及细胞壁内各层木质素,断裂部分氢键,高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物质,原来紧密结构则变得蓬松,还释放出了部分可消化的物质,饲料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6、有利于饲料贮存,延长饲料保质期

饲料在高温高压以及膨化作用下,杀灭原料中的霉菌、细菌及真菌,从而提高饲料的卫生品级,可有效地降低动物腹泻、胃肠炎和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台。

二、膨化饲料的缺点

1、维生素损失

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均可造成维生素损失。实验表明,饲料膨化过程中,VA、 VD、叶酸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的损失率分别为11%与17%;VK与VC各损失50%。而对比硬颗粒饲料的加工,损失则减半。

在完全没有天然食料的对比条件下,用膨化料喂养鲤鱼,鱼群少数个体会出现鳃流血现象,估计与饲料加工过程中热敏维生素的破坏有关。

膨化饲料:常用水产饲料投喂如何定量?减少饲料浪费,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2、酶制剂损失

酶的最适宜温度在35-40℃,最高不能超过50℃。但膨化制粒过程中温度可达120-150℃,并伴有高压 ( 改变酶蛋白的空间多维结构而变性 ) 、高湿(引起饲料中较高的水分活度),如此环境,大多数酶制剂活性都将损失殆尽。

据报道,葡聚糖酶未经处理经70℃制粒后在饲料中的存活率仅为10%;处理后的葡聚糖酶在料温为75℃ 时调质30s,存活率为64%,而再经90℃的制粒其存活率仅为19%,植酸酶经70-90℃制粒后活力下降也在50%以上。

3、微生物制剂损失

饲料中应用较多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酵母等,均对温度非常敏感,膨化制粒温度超过85℃时,其活性将全部丧失。

4、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损失

膨化过程中的高温使原料中部分还原糖与游离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部分蛋白质的利用率。

另外,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经过高温可形成赖氨基丙氨酸,加热过度、PH值较高的情况下,部分氨基酸消旋而产生D-型氨基酸,大幅降低了蛋白质的消化率。

加热最易受损失的依次是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采用离体研究方法,测定了草鱼、罗莉测定了异育银鲫肠道对7种饲料原料膨化前后的酶解动力学,证明膨化对饲料原料的蛋白质酶解速度有影响,菜粕、玉米、次粉膨化后酶解速度上升;豆粕、肉骨粉、鱼粉膨化后酶解速度下降,特别是玉米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前后酶解速度变化不明显。

膨化对蛋白质含量低而淀粉含量高的饲料原料能起到积极作用, 但对蛋白质含量高的则产生负面影响。

六、膨化饲料的膨化温度?

110-200度。

膨化饲料,指的是应用挤压膨化技术加工而成的颗粒饲料。相比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工艺上多了两个程序:一是在制作颗粒前会二次粉碎;二是膨化机械,饲料原料在挤压腔内温度高达110-200度,高压环境中,连续混合、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压,挤出膜孔后骤然降压后形成膨松多孔的颗粒饲料。

七、饲料膨化与不膨化的区别?

饲料膨化机和食品膨化机最基本的就是螺杆的长径比、内部的剪切揉合部件设置不同。

人吃膨化食品讲究的是酥脆性口感,没有人吃膨化食品是为了营养,食品膨化主要基于淀粉含量很高的谷物类原料,这类物料很容易熟化,所以膨化机长径比短,内部剪切揉合配置弱。

生产性动物吃膨化饲料是为了长个头的,即便是宠物及观赏鱼一类也要求有维持生长所需要的蛋白及能量,所以配方中含有大量蛋白、脂肪,淀粉质类组份比例不高,要把这些做熟,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膨化机长径比大,内部剪切揉合配置要强。

所以,用饲料膨化机来生产淀粉质为主的膨化食品,有点浪费,反之用这类食品膨化机来生产饲料,做不熟或者产量低下。

当然,生产组织蛋白等这类食品膨化机配置也很强,用于普通膨化饲料就有点浪费了。

八、膨化饲料制作?

膨化的目的是为了使饲料淀粉糊化,便于鱼的吸收。膨化饲料是需要使用膨化机的,逐级加压,使料糊化并具有很高的温度,在膨化机嘴出料时,由于外部的压力差造成饲料的“小爆炸”,而造成多孔松软的形态。这是自己用平时的方法很难做到的。

九、膨化饲料膨化系数是多少?

饲料消耗量除以增重量再乘以100%。

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计算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热膨胀性质的物理量,即表征物体受热时其长度、面积、体积增大程度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饲料消耗量除以增重量再乘以100%。膨化饲料是饲料加工新技术,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实际上是高温瞬时的过程。

十、罗非鱼膨化饲料

罗非鱼膨化饲料的优势与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罗非鱼的饲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罗非鱼的饲料中,罗非鱼膨化饲料作为一种优质的饲料形式,被广泛使用。通过科学的加工技术,罗非鱼膨化饲料具有很多优势,并在不同鱼类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

1. 提高饲料利用率

传统饲料中的淀粉主要以直链形式存在,罗非鱼难以完全消化利用,导致饲料浪费。而罗非鱼膨化饲料中的淀粉经过膨化处理,淀粉分子链被打破,增大了淀粉的表面积,更易被鱼类消化吸收。因此,罗非鱼膨化饲料能够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损耗,提高养殖效益。

2. 提高饲料的可溶性

罗非鱼膨化饲料经过膨化处理,其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溶解度得到显著提高。当饲料进入鱼类的消化道后,饲料的可溶性能够促进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的快速释放和吸收。这有助于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并缩短饲养周期。

3. 提供更多的营养

通过膨化处理,罗非鱼膨化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更好的释放。在膨化过程中,淀粉分子链被打破,蛋白质发生变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得到释放,使得这些营养成分更易于被鱼类吸收利用。罗非鱼膨化饲料能够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满足鱼类生长发育所需。

4. 提高饲料的稳定性

罗非鱼膨化饲料在制作过程中,可添加一定的稳定剂和防腐剂,提高饲料的稳定性和保存期。与传统饲料相比,罗非鱼膨化饲料具有更长的保质期,能够更好地保持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和口感。这对于饲养者来说,能够减少饲料的损耗,更好地保障鱼类的生长发育。

罗非鱼膨化饲料的应用

罗非鱼膨化饲料适用于各类鱼类的饲养,广泛应用于鱼塘、渔场等养殖场所。下面将介绍罗非鱼膨化饲料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

1. 罗非鱼养殖

作为罗非鱼的主要饲料形式,罗非鱼膨化饲料在罗非鱼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罗非鱼膨化饲料具有高营养含量、易消化吸收的特点,能够满足罗非鱼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罗非鱼膨化饲料的稳定性高,能够减少饲料的损耗,提高养殖效益。

2. 塘虱养殖

塘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类,也是一种优质的食用鱼类。罗非鱼膨化饲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塘虱的养殖中。由于罗非鱼膨化饲料具有高溶解性和易消化吸收的特点,能够提高塘虱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此外,罗非鱼膨化饲料还能够提高塘虱的口感和食欲,增强其食欲,促进生长。

3. 渔场养殖

在渔场养殖中,罗非鱼膨化饲料也是一种理想的饲料形式。渔场养殖通常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饲料供应。而罗非鱼膨化饲料具有高效的饲料利用率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渔场养殖的需求。通过运用罗非鱼膨化饲料,渔场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饲料成本。

结论

综上所述,罗非鱼膨化饲料作为一种优质的饲料形式,具有诸多优势,并在罗非鱼的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罗非鱼膨化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饲料的溶解度、提供更多的营养、提高饲料的稳定性。同时,罗非鱼膨化饲料适用于各类鱼类的饲养,广泛应用于鱼塘、渔场等养殖场所。它能够满足鱼类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提高养殖效益。因此,在罗非鱼的饲养中选择罗非鱼膨化饲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